中试的使命

发布日期:
2017-10-06

浏览次数:

新产品开发出样机,测试通过后,并不意味着技术成熟,可以批量生产了。因为,开发阶段,样机是在实验室环境下,由开发人员(高技能人员,高成本)装配调试成功的,到批量生产阶段,在生产线环境下,由生产人员(低技能人员,低成本)完成生产。尤其是系统产品,总装调试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工艺不成熟,总装调试就非常困难,仍然需要高技能的人员才能完成,要不产品的一次通过率与成品率很低。这都会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很高,或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中试,就是样机测试通过后,大批量投产前的试生产环节。其基本目的就是使产品设计在生产线环境下尽早暴露问题,并加以解决,使生产工艺趋向成熟,实现拷贝生产。所以,在中试阶段,尽管往往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对于没有独立的中试部门的企业),但其责任主体仍在开发部门,开发人员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持,而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生产技术人员的任务是:协助开发人员开展在生产环境下的试生产工作,学习新产品的工艺技术,并共同解决生产中发现的技术问题。中试完成后,大部分开发人员回到开发部门,开展另外的新产品开发,由生产技术人员承担今后批量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保障工作。

可见,中试过程既是工艺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实现技术由开发部门向生产部门转移的过程。这期间,根据需要,还可以培养出一批新的技术人员,包括生产与市场方面的技术支持人员,系统调试人员等。

另外,中试环节也是测试新产品的市场反应的需要。产品小批量面市,探明市场需求后,再开始大批量生产,避免不必要的库存积压,降低市场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

可见,中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工艺技术,保证可生产性,提高成品率和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2、培养技术人员,完成技术由开发部门向生产部门的转移。使有经验的开发人员能够从 生产乃至今后的售后维护工作中摆脱出来,从事更具挑战性的新的开发项目中去。

 3、试探市场反应,降低财务风险。

如此看来,中试的使命可以这样描述:

完善产品设计质量,为生产和市场服务,加快开发成果商品化的进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