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要求大学生成为工程商人

发布日期:
2018-09-07

浏览次数:

任正非多次要求大学生到了华为公司,成为研发人员,就进入了地狱,一定要转变为工程商人。

何谓工程商人呢?

任正非把商业工程师称之为科学商人,意思是对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商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简言之,商业工程师就是技术工程师和商人的结合者。

研发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的研发人员如果仅仅将自己定位为单纯的技术工程师,只关注技术实现,过度热衷于技术的先进性,而对客户需求、产品可靠性、成本、可制造性漠不关心,对新产品的市场成功往往不利。

这正如养育一个孩子,如果仅仅关心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德育、体育、美育等其它方面的成长,这孩子长大终究没有大用,开发新产品正如培育孩子,仅仅关注一两项要素是不能满足客户、公司的需求的。

有一段时间,华为公司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残次品现象。在任正非带领下,公司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幼稚运动。那阵势很有点像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当时,由于设计人员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性,变技术开发为玩技术,导致技术研发严重脱离市场,脱离客户和公司内部需求,按照这种设计生产出来的板件有的需要花大力气维修,但维修成本远高于重新生产,已经没有了维修价值。有的因一些元器件买不到,无法制成成品,导致很多板材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品。

针对这种情况,华为公司召开了一场全体员工参加的“反幼稚”运动大会。任正非将所有坏的板材都堆放在主席台上,在讲了很多关于设计人员的幼稚病导致的危险后,将这些板材作为奖品全部发放给了那些失误的设计人员,要求他们摆在家里的客厅里,不时看看,提醒自己。以此让员工们记住:因为研发、设计的幼稚,导致公司遭受了大笔损失。

任正非针对这种研发人员只过度关注自己局部信息的现象,称之为研发人员的幼稚病。

深圳汉捷研发管理咨询公司质深顾问郭富才先生评论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理论和技术研究上比较丰富和深入,但产品工程化思想和方法论上严重不足,大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一定要完成从学生娃到工程商人的转变,要思考怎么样从技术实现上如何满足客户和公司内部多重需求,而不是仅仅炫耀技术上如何先进、如何中国首创、世界首创。

从学校到企业,大学生们要完成工程商人的转变,就是要克服这些幼稚病。那么怎样才能不幼稚呢,要完成哪些转变,才能由大学生转变为企业真正需要的工程商人呢?

根据作者二十多年来研发管理实践,以及对华为公司研发管理体系的深入研究,要从大学转变为工程商人,从单纯的技术先进导向,至少需要在以下8个方面完成转变。

1、市场导向开发新产品,技术和市场有机接合

按照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而不是技术导向,甚至是技术人员关起门来凭自己感觉搞研发。不管你做出来的新产品多么先进,但有可能客户不需要。

企业做研发,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同,挣钱是企业能够持续生存的唯一方式,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客户才愿意与企业做生意,客户才愿意给企业的帐户里打钱。

但有些企业研发人员,一味追求技术超前的倾向。针对华为公司当时的这种现象,任正非说:“技术人员不要对技术宗教般崇拜,要做工程商人。你的技术是用来卖钱的,卖出去的技术才有价值。”

比如,2004年,华为开发的一款WCDMA的分布式基站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这款分布式基站没有革命性的技术,也不存在过多的技术含金量,仅仅是化整为零的改进而已。”由于便于搬运、便于安装、占用场地小,华为人士说,但是它却为华为的欧洲运营商客户每年节省了30%的场地租金、电费等运行、运维费用,以此优势打开了欧洲市场大门。

2、按价格牵引法设计产品成本

在新产品开发中,往往采用价格牵引成本法,即由市场价格确定允许的设计成本。

设计成本是指由产品设计方案所决定的产品或部件的料本,成本可以预先设计出来。为了达到预计的成本要求,开发人员要谨慎选料,不能什么贵就决定买什么,而是要在合理的成本约束下把新产品开发出来;另外,要多个供应商之间比较,搞好供应商认证工作,在新产品的材料供应商中尽量不出现独家供应的局面。

在产品的概念、计划阶段就开展成本预测,为开发人员降低成本提供方向指导,并制定出相关的目标成本,才能最有效地做到成本控制。

举例来说,一个开发24V本安电源器产品的公司,实用了“价格牵引成本法”设计产品,在产品的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就明确除了性能指标以外的要素,例如产品价格、毛利率要求,就可以根据“价格牵引成本法”,明确设计成本,研发工程技术人员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按照设计成本要求进行新产品方案设计、成本核算,就不至于出现新产品要上市发布了,才发现设计成本过高,以至于刚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就是启动降成本项目。

3、可靠性设计

所开发的新产品,功能再先进,如果不可靠,客户照旧不会买。

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常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有:元器件选择和控制、热设计、简化设计、降额设计、冗余和容错设计、环境防护设计、健壮设计和人为因素设计等。。

一个真正的工程商人是要设计出可靠的产品,而不是技术多么先进,但容易出问题的产品。

4、可生产性设计

研发人员设计的新产品,要便于生产人员的生产,因为研发环境不同于生产环境,在研发环境能实现的东西,但在生产环境中不一定能顺利生产。因此研发设计人员在设计新产品时,尽可能要考虑生产人员生产、搬运、测试、安装要求来设计新产品。

如在一个灯具企业,研发设计人员设计亚克力灯罩,在研发环境制作很顺利,但到了生产环境,制作一块破碎一块,是因为所设计的灯罩太薄,在批量生产时不同于研发环境的制作。

在一个电子企业,电路板的安装,有的是垂直方向,有的是推拉方向,这种推拉方向装配,很不方便生产人员。

5、可测试性设计

系统和设备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其工作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工作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
                                                                           ------《MIL-STD-2165》

以提高可测性为目的进行的设计称为可测性设计,简称DFT(design for testability),优化设计使单元/模块/系统便于测试,便于发现、定位、隔离和解决异常问题。

可测试性设计是设计特性,完全由设计所决定。最终用户是不可见的。

面向全生命周期不同测试过程,是调试/验证测试、生产测试、维护测试的基础。

研发人员设计的新产品,要便于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

“ XXX系统的YYY部分的集成、调试中,为什么解决问题的速度不够快。原因是定位问题的方法没有预先考虑。如果在设计中加强可测试性考虑,能多观察到一些关键的测试变量或者测试脚,出现问题时可以比较容易地定位问题所在的模块,而不至于到处怀疑,茫然失措。”

可测试性设计对于客户来说不可见,但决定公司内部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如一个企业要求在单板上提供均匀分布的地针或接地点,为关键信号留过孔方便单板调试和测试。

6、可服务性设计

研发工程师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售后工程现场的需求,如安装的需求、维护的需求。

在一个刹车缓速器的企业,服务人员反映说:研发人员设计的产品,我想用板手装卸,空间都没有,如何来拆卸呀。

一个做彩票机的企业,服务人员抱怨说:到现场安装设备,螺钉就有几十种,本来是可以通用的,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种,我们到现场安装要带多个螺丝刀,应该让这些设计人员到安装现场体验一下如何安装设备的。

7、可采购性设计

研发工程师所设计的新产品,要考虑到可采购性,采购成本合理,不存在独家供应等。

在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企业中,设计人员要求表面的亮度、粗糙度要求很高,采购人员说:他们问遍了供应商,甚至最后到一家做军用飞机的公司问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对方说达不到。

8、重用技术模块

公司内部的技术平台、模块,也包括外部的成熟技术(开放式创新思维),要借用这些成熟的技术,不要盲目创新。

在这个持续多年、关于创新的“反幼稚病”活动中,任正非曾在内部的一篇名为《任总看创业与创新》的讲话中,总结了“自主”与“拿来”的关系——“在我们未进入的一个全新领域进行产品开发,对公司已拥有的成熟技术以及可以向社会采购的技术利用率低于70%,新开发量高于30%,不仅不叫创新,反而是浪费,它只会提高开发成本,增加产品的不稳定性。凡是说:我的项目全部都是我做,未利用别人的成就,这种人一定不能加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