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企业做咨询时,企业高层经常问汉捷顾问一个问题是:如何更“省”的开发出好的产品。这时常使我想到一个有趣的对话:
当Iad风靡全球的时候,有记者问google 的总裁施密特对ipad 有什么看法?施密特不屑的反问道:除了尺寸,您能告诉我Ipad和Iphone的区别吗?
的确如此,苹果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公用产品平台/模块(CBB)来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 通过走量,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 通过丰富产品线,产品平台化, CBB达到范围经济。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当汉捷咨询向研发高层解释的时候,他们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什么是规模经济,什么是范围经济。我在这里用苹果的例子做一个简单的诠释。
规模经济: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如下图。
规模经济的原因
· 专业化。专业出效率,早在20世纪初,泰勒便通过制针实验提出了科学管理学上这一伟大发现
· 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
· 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 运输、等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 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以苹果为例进一步进行规模经济的诠释。iPhone的零部件多达数十种,为了说明问题方便,汉捷顾问张翱翔只选取处理器和显示屏两种部件的成本代替所有部件成本进行分析,已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处理器的平均成本和显示屏的平均成本随着量的增加,其成本下降趋势见图2,图3
范围经济指企业通过公用平台和CBB,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如图4
汉捷顾问以苹果为例进一步进行范围经济的诠释。苹果通过共用平台和CBB推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iPhone, iTouch, iPad。
苹果的竞争对手HTC在2011年新出品的手机HTC Droid Incredible芯片与iPhone类似,但并无多媒体播放器和平板电脑产品。
以核心部件处理器+基带为例,对比手机巨头HTC和苹果的采购价格。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联合生产iPhone、iPad、iTouch的成本必然小于只生产其中一种产品的成本,即:C(iPhone)+C(iPad)+C(iTouch)
>C(iPhone, iPad, iTouch)
苹果公司作为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的龙头,在销量有保证的情况下,通过大批量采购的方式,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其规模经济显著。
苹果公司同时制造相关产品,通过平台化合CBB扩大产品线和产品族实现零部件共用,产品批量采购。另外,由于渠道、物流等运营成本的共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所有产品的平均流通成本。存在很大的范围经济。
因此汉捷顾问在回答企业高层关于“如何更省的开发出好的产品”的类似问题时。给出的建议是是学习苹果,通过共用平台和通过丰富产品线,产品平台化, CBB达到范围经济;通过走量,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而不要学习丰田(注1),只是疯狂的压缩物料成本和采购成本,最终折戟沉沙,巨大的“质量召回门”不光使这家优秀的企业蒙羞,而且付出了惨重的经济代价,使这个风光无限的企业变得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