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PD思想看海底捞母婴室事件—— 需求分析篇

发布日期:
2025-06-26

浏览次数:

近期,网上热议的海底捞母婴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汉捷咨询作为一家深耕IPD咨询领域20余年的专业机构,习惯性地以IPD思想为视角剖析该事件,并从中汲取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回顾本次海底捞母婴室事件:

1、顾客(哺乳中的母亲)带着婴儿在母婴室哺乳期间,被海底捞员工打扰3次,而且后2次甚至被员工打开房门;

2、第一位员工敲门,得到顾客回复后,离开;第二位女员工未敲门直接刷卡进门,看到顾客哺乳,道歉退出;因顾客的婆婆未见到儿媳(即顾客),在第三位男员工带领下,未敲门直接进入母婴室。


作为IPD顾问,习惯性用IPD的思想分析本次事件。首先,海底捞提供母婴室服务,这是一件好事,确实有哺乳客户的需求,而母婴室服务的推出,解决了此类特定细分客户的需求。这本是一件好产品,如果产品质量良好,本可以提升海底捞企业的竞争力,但因为服务质量跟不上,母婴室设计有瑕疵,导致好的产品未带来好的影响,甚至导致事故,对海底捞品牌形象造成恶劣影响。

能否在该产品推出前确保产品的设计质量?其实IPD的设计思想、设计工具已提供相关解决方案。在IPD眼中,“母婴室服务”就是一款产品,完全可以按照IPD模式进行开发。IPD产品开发其实就是开发产品包需求(OR:Offering Requirements)。所以,首先就是确定产品包需求。而海底捞本次事件,汉捷咨询认为就是未认真进行产品包需求分析,该产品质量不高,推向市场后导致本次事故。

IPD体系中提供一个工具($APPEALS,见图一)就能帮助产品经理、研发人员收集与分析产品包需求。

用IPD思想看海底捞母婴室事件—— 需求分析篇

图一:$APPEALS工具

IPD认为产品是满足客户需求的交付物。以前研发人员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能,对客户其他方面的需求关注不足,在当今VUCA时代,客户对产品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企业如果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为了充分了解客户需求,IPD借用$APPEALS工具,从八个维度进行产品需求收集,形成产品包需求,确保在产品开发前尽可能充分地收集客户需求,这样才能确保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具备竞争力。

下面汉捷咨询IPD顾问尝试以“母婴室服务”这款产品,利用$APPEALS工具演示产品需求分析。既然大家都习惯聚焦在功能需求分析,那么就先从性能(Performance)开始。见下表一。

用IPD思想看海底捞母婴室事件—— 需求分析篇

表一:“母婴室服务”$APPEALS分析表之功能分析

从表一红字可见,关于门的设计时,应该有“占用”、“空闲”的状态提示。这个在公共私密环境的门锁设计很常见,比如高铁、飞机的卫生间门的设计。

从海底捞母婴室事件可见,员工之所以三次打扰母婴室内的顾客,首要原因就是海底捞员工不清楚母婴室内是否有人(以上仅从新闻描述推测出来,不清楚海底捞店铺里是否有相关提示——“占用”或“空闲”)。

所以,如果海底捞当初设计时,设计师如果多思考,开展头脑风暴,或者用现在时髦的词“沉浸”思考,或者产品推出后,进行充分测试,很容易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也许还有读者会问,通过描述的案例,海底捞员工的服务也不规范,这类问题如何避免?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设计产品时,不仅仅提供功能,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服务,关于服务类需求在$APPEALS工具中可以归类到易用性(Ease to Use)。因为“母婴室服务”这款产品和我们的手机、电脑不一样,这款产品提供的更多的是服务。因此,该款产品需要在易用性方面加大投入,汉捷咨询的分析见表二。

用IPD思想看海底捞母婴室事件—— 需求分析篇

表二:“母婴室服务”$APPEALS分析表之易用性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已识别该产品的服务类需求。比如因为是“母婴室”,为了避免意外,采用女员工进行专项服务,而且在开门前,需要和房间内人员进行确认,确认时需要使用标准话术等。这样,在“母婴室服务”开发时,员工培训部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服务需求开发,设计话术,在产品推出前进行岗前培训等。

应用$APPEALS工具开展需求分析,让我们在开发前尽可能多的考虑“母婴室服务”如何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然后再按照IPD进行产品开发、测试。这样才能推出高质量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海底捞的竞争力。

IPD产品开发是一种思想,更是思考的底层逻辑,基于这种思想万物皆可开发,且开发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客户需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