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变革是企业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IPD体系可以划分为IPD产品管理体系、IPD开发管理体系、IPD技术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企业一般先构建IPD开发管理体系,俗称“小IPD体系”。如果说小IPD关注的是“把事情做正确”,前端的IPD产品管理体系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的问题,目的是构建整体的、长远的产品竞争力。

IPD变革进入深水区后,企业迫切需要构建系统化的产品管理体系,同时企业也发现IPD产品管理体系比IPD开发管理体系的建设难度更大。因为IPD开发管理主要是针对单个产品的,而且有实体原型可以参照,而IPD产品管理是面向全局的,市场、业务分层、需求、产品目录、版本、特性、组合、规划、决策、商业计划等都比较抽象,而且数据关系非常复杂。
所以,IPD产品管理体系的打造不仅需要关注需求管理(OR)、产品规划(RDP)、项目任务书开发(CDP)等流程的建设与相关重量级团队(如PL-PMT、RMT、RDT、CDT)的运行,还需要特别关注相关业务对象与数据的定义、梳理、关联和管理,而且相应的数据管理和IT系统就更为必要,其中就包括PBI(Product Base Information,产品基本信息)系统。
PBI是产品分类、Offering及其版本、研发项目、重量级团队等产品基本信息的唯一、可信数据源,其内容架构可以用“一个哑铃,两块球拍”来比喻:

PBI管理并向所有业务领域发布:
a)产品分类信息(包括产业/产品目录、销售目录、SKU/Mpart)
b)Offering型号、版本、编码、生命周期状态等Offering基本信息;
c)IPMT / BMT / LMT / PDT / TDT 等团队信息与研发项目信息;
d)以上三类信息之间的关系。
那么,企业如何构建产品管理IT平台,包括PBI产品基本信息系统呢?
可能我们马上想到PLM系统或一些研发管理IT平台,但遗憾的是纵观业界各种PLM系统和研发IT平台,都无法有效支撑IPD产品管理。比如需求管理只是简单的、面向产品开发项目的需求收集、分发与跟踪,产品规划IT系统是主要是表格整理式的应用功能,新产品立项软件主要是对Charter(项目任务书)开发项目进行项目和任务管理,都不是全局性的、端到端的应用系统。据汉捷咨询观察,PBI系统目前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没有或初级状态,只是在PDM或项目管理等系统中有相关的信息,既不系统,也无法集成化应用与管理。
为此,汉捷咨询与汉卓软件自主研发并推出了业界领先的AIPD-产品管理软件系统(含PBI产品基本信息系统),全面支撑IPD产品管理体系的运行,如下图所示:

AIPD-产品管理系统划分为PBI子系统、需求与规划子系统,后者又划分为产品包需求(OR)、产品规划(RDP)、项目任务书开发(CDP)三个模块。AIPD-产品管理系统承接了汉捷咨询20多来在IPD领域的研究和咨询成果,借鉴华为在这几个领域的标杆IT化经验,历经四年多自主研发、反复打磨并成功上市,已在几家企业实施或试用。AIPD-产品管理系统的四个子系统/模块均有鲜明的特点:
u AIPD-PBI子系统:全面适配IPD的PBI产品基本信息平台
u AIPD-OR模块:真正集成化、端到端的需求管理IT平台
u AIPD-RDP模块:产品规划数字化的最佳解决方案
u AIPD-CDP模块:Charter质量显著提升的IT使能器
AIPD-产品管理软件系统定位为IPD产品管理的最佳支撑IT平台,功能强大,全面实现了IPD产品管理的业务逻辑与数据路径,立足于产业和产品投资组合的高度,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一定能助力企业打造一流的产品管理体系,构筑全面、持久的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