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模式下职能部门经理职责

发布日期:
2025-04-11

浏览次数: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把产品经营管理思想和理念植入到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管理过程中,因此IPD是一套产品经营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跨职能部门团队和结构化的开发流程,将产品成功推向市场,通过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实现业务目标。

在IPD模式下,职能部门经理的职责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有显著变化,需更注重跨部门协作、资源整合和战略对齐。其职责用三句话总结:培养员工(能力建设者);跨部门协同与资源支持(资源提供者),并支撑派出的人员完成对项目经理承诺(专业技能支撑者)。

详细职责描述如下:

一、      部门能力建设:

培养具备跨部门视野的员工,提升员工在IPD模式下的协作能力

1、   根据公司业务规划开展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并获得批准。

2、   协助HR部门进行本部门员工的招聘/解雇。

3、   部门员工的培养:培训部门员工跨项目间经验/例分享、批评与表扬部门员工

4、   部门员工的绩效管理: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结果运用。

5、   员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思想状况、日常工作汇报、员工日常动态掌握。

二、      部门技术/专业赋能

主导本职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如研发部门的知识库、市场部门的竞品分析模板),支撑产品开发。

1、   本领域内产品/技术规划,并获得上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批准。

2、   本领域内的技术研发管理:项目过程管理。

3、   本领域的CBB管理:建立CBB库、推广使用。

三、战略对齐与目标分解

·      承接公司分配到本部门的业务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部门KPI及重点工作,确保本部门工作与IPD流程(如市场分析、需求管理、技术评审)相匹配。

四、部门内部变革管理

1、   部门内部流程建设与优化、IT工具引入:内部流程、模板、指导书、规范、检查单建立与持续优化,并用IT系统固化。

2、   新工具、方法引入与培训。

四、跨部门协同与资源支持

派出合格人员参与公司团队工作(部门经理避免直接控制项目,但提供技术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建议)

1、   向PDT等公司级项目团队提供合格资源:和项目经理协商确定代表,参与产品开发决策,提供专业意见;

2、   资源调配:根据项目优先级,协调本部门资源(人力、技术、预算)支持跨职能团队,确保项目需求得到满足;

3、   对PDT代表和扩展组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在部门内部组织对代表交付的工作产品进行评审,保证其质量、进度、成本,完成对项目经理的承诺。 

六、员工的绩效管理与激励

·      双重考核:既评估本部门员工部门工作绩效(如部门重点工作)及本部门员工项目工作绩效(如交付及时性、协作满意度)。

·      激励协作:设计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跨职能项目而非仅关注部门内任务。

七、 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

·      专业风险评估:识别本职能领域的风险(如技术可行性、法规合规性),在IPD评审中提出意见并协助制定解决方案。

·       数据驱动决策:提供职能部门相关数据(如生产周期、客户反馈),支持IPD团队决策。

在IPD模式下,职能部门经理的角色从“专业守护者”升级为“战略贡献者”,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培养专业能力,更在于对通过决策评审的项目投入相应的资源(人、财、物),确保产品的商业成功。 


相关推荐